连日来,山西焦煤汾西矿业高阳煤矿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坚定思想,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不动摇,通过强化经营理念灌输、扎实推进精益管理,积极贯彻落实山西焦煤“八个严控”和汾西矿业增产提效、降本增效十条措施,持续提升“三个竞争力”,让降本增效举措落地生根,为矿井安全高质量发展筑牢坚实根基。
经营理念领航,稳产提效双丰收
在高阳煤矿的综采一队班前会上,队长刘喆正和队员们热烈讨论着降本增效的话题。“近期,咱们31115工作面主要采取放顶煤作业方式,通过少割底、多放煤,既能减少成本投入,又能实现产量提升。”刘喆的话语掷地有声,也道出了该矿在增产提效方面的新思路。
该矿聚焦资源回收率与产品质量“双提升”,打出了一套工艺优化的“组合拳”。在资源回收上,采用两轮顺序折返补放式放煤工艺,对未放净的顶煤及时补放,让每一吨煤炭都“颗粒归仓”,有效提高了资源回收率。同时,对71104工作面机头、机尾过渡支架放煤方式进行调整,将原本四台不放煤改为两台不放煤,减少了资源浪费。在提升精煤产率方面,该矿依据煤质化验数据科学配煤,优化药剂制度与生产设备维护,确保每一粒煤炭都能发挥最大价值。1 - 6月份,原煤产量完成246.41万吨,超计划18.81万吨;精煤产量达105.37万吨,较计划超额5.37万吨,较同期增产25.07万吨,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成本管控精细,降本降耗见真章
“今年费用管控比往年严格多了,为了节省开支,我们尽量对半成品进行再加工,减少直接购买成品的高费用支出。”运转队队长王斌生向记者介绍着队里的创新举措。前段时间,队里需要购买跑车防护装置网帘,一看价格大约要2万多,考虑到费用有限,王斌生带领队员们选择自主加工。他们利用手头的40mm焊管和废旧手动葫芦链环,成功自制出了网帘,成本仅花了500元,而且质量一点也不输成品。一套网帘就节省了2万,1 - 6月该队共加工了7套,材料费用直接压降了14万元。
“能自修的不外委,能自制的不购买,能复用的不购新”,这已成为高阳煤矿全矿上下在“节支降耗”上的共识。矿党委书记、矿长冀星忠提出“省下的就是赚下的,浪费的都是工资”的理念,全矿干部职工精打细算、严控支出,多点发力压降各项费用。按照“能缓则缓,能减则减”的原则,该矿从严审核成本工程,经核减、暂缓多项非急需工程,节省费用515.67万元。在矸石治理中,将相关费用纳入矿山生态环境治理恢复基金;用电管理上,打出一系列“节能组合拳”,仅优化主运输系统运行时长、避免空载浪费这一项,今年上半年就累计节省电费44.83万元。此外,修旧利废与资源循环利用也成为降本的“隐形推手”,“精细操作 + 修旧利废”,让“降本增效保工资”不再是一句口号,而是成为全体职工的行动自觉。
精益管理严格,挖潜创效不停步
为压控耗材类物资的领用数量,信息中心负责人石磊把去年各队组领用情况一览表作为今年领用通过与否的重要依据。“交旧才能领新,严格审批手续,在有效压控耗材费用支出的同时,也能强化大家爱护物资、节约物资的意识。”石磊的严格把控是高阳煤矿各职能部门负责人认真履责的一个缩影。
高阳煤矿积极倡导职工学会过“紧日子”才能享受“好日子”,引导全员从节约一度电、一张纸的身边小事做起,推行绿色办公。下班时关闭电源,做到“人走灯灭,人走机关”,杜绝“长流水、长明灯、长开机”现象;推行纸张双面打印,争取在有限的空间里创造最大的效益。尤其是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以来,厉行节约的良好风气在矿井内蔚然成风,为矿井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在“紧日子”里,高阳煤矿以经营理念为帆,以精细管控为桨,以精益管理为舵,在降本增效的航道上破浪前行,正书写着矿井安全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