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3日上午,皖北煤电集团智能公司5015辅助运输顺槽热闹非凡,一场聚焦“精品工程”动态达标的现场会在此盛大举行。与会人员深入现场观摩、热烈互动交流,共同见证掘进区在工程质量控制、设备管理、技术创新等多方面的卓越成果,为矿井标准化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动力。
安全管理:创新策略筑牢顶板防线
在复杂多变的顶板条件下,掘进区展现出卓越的安全管理能力。首创的“顶板三步走策略”犹如一把精准的手术刀,针对不同顶板状况实施精准支护。局部破碎时,挂网掘一支一,稳扎稳打;严重破碎时,升级为高强度锚索支护,以更强的支撑力应对挑战;极端条件下,采用过渡网支护,排距缩至800mm,精准控制顶板变形。施工5米后联合验收,动态恢复原支护方式,这一系列举措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顶板安全防护网,有效保障了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和生产的顺利进行。
设备改造:匠心独运提升作业效能
掘进二队以创新为驱动,对掘锚机帮部锚杆钻机进行了一系列改造升级。自主设计加工的脚踏板,优化了人机交互体验,让操作人员能够更加精准地控制设备,工作效率大幅提升。同时,研发安装的锚杆钻机机械闭锁装置,从源头上杜绝了误操作,为设备安全运行加上双保险,为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提供了坚实保障。这些看似微小的改造,却蕴含着巨大的能量,体现了掘进二队对安全生产和高效作业的不懈追求。
技术革新:智慧方案破解生产难题
在技术创新方面,掘进区成果丰硕。创新设计的跟机水箱与潜水泵组合,将迎头积水抽排至永久管路,彻底根治了迎头下山掘进积水难题,作业效率提升30%。创新加工的高压连接器防护罩,有效抵御了磕碰、积尘和潮气的侵蚀,极大地延长了连接器的使用寿命。履带式自移机尾里侧自主加工的纠偏抗轮,解决了履带式自移机尾拉移过程中因跑偏对帮部地脚锚杆的破坏问题。这些创新成果不仅解决了实际生产中的难题,还为矿井的智能化、高效化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精细管理:标准作业打造优质工程
皮带机管理和巷道施工的精细化管理是掘进区的一大亮点。借助激光指向仪对带式输送机机架进行调平调直,告别了以往依赖人工经验调整的粗放模式,有效解决了皮带跑偏、磨损等常见问题,保障了皮带运输的安全与稳定。在巷道内设置激光指向仪,精确测量激光到各个锚杆锚索的间距,施工人员能够更准确地施工锚杆锚索,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显著提高锚杆锚索上线率,增强巷道支护强度,保障巷道稳定性。
自制移动集装箱与零散材料入箱模式,实现了材料“不落地、码放齐”;自主制作的专用吊挂钩,对临时软管进行标准化吊挂,打造了整洁规范的作业环境。地坪水沟施工采用拉线作业法,严格把控施工精度,同时对地坪模板支架进行改造升级,确保地坪平整、上线。标准化硐室建设过程中,通过敷设塑钢网、安装轮胎进行防护,张贴企业文化宣传标语,搭配黄蓝相间的油漆进行颜色亮化,浓厚的企业文化氛围弥漫其中,增强了员工的归属感和凝聚力。
现场交流:携手共进推动标准化建设
与会人员在惊叹掘进区标准化创建成果的同时,积极进行现场交流。大家围绕现场施工质量与管理、超前谋划与配合、认识自身不足与借鉴经验等方面展开深入探讨,分享经验,提出建议。这种开放、共享的交流氛围,为各单位提供了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平台,促进了矿井标准化建设水平的整体提升。
党委委员、副总经理肖国刚对5015辅顺运输顺槽“精品工程”创建给予了高度评价和认可。他强调,召开此次现场会旨在总结展示掘进区的标准化建设成果,进一步增强大家创建一级标准化矿井的信心。只要统一思想、真抓实干,就肯定能把标准化建设工作做好。希望各单位以此次现场会为起点,学习先进、总结不足,查缺补漏、取长补短,因地制宜推进标准化建设,实现朴素达标、动态达标,为智能公司顺利通过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一级标准化矿井定级考核提供有力保障。
此次“精品工程”动态达标现场会的成功举办,是皖北煤电集团智能公司在矿井标准化建设道路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掘进区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创新为笔绘安全新景,质量作墨书发展华章”的深刻内涵,为矿井的安全发展、高效发展树立了新标杆。相信在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智能公司必将迈向更加辉煌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