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以来,张家峁矿业公司机运工区以"设备零故障、运输零延误"为目标,创新实施全生命周期设备管理体系,通过精细化检修、智能化监测、标准化作业三维联动,全面筑牢原煤运输系统安全高效运行根基。
一、实施精准检修策略,构建设备健康管理系统
工区建立"三级预防"检修机制,形成"日巡检+周保养+月检修"的立体化维护体系:
深度隐患排查:由技术骨干带队,采用红外测温、振动监测等智能手段,对36台套核心设备及1200余米皮带系统进行"地毯式"诊断,累计消除齿轮箱过热、滚筒轴承异响等隐患23项。
标准化作业流程:推行"五定四化"检修法(定人员、定时间、定标准、定流程、定考核,检修标准化、操作程序化、检测数据化、管理可视化),关键部件检修周期缩短40%,设备完好率提升至98.6%。
智能监测预警:在皮带机头、转载点等关键部位安装智能传感器,构建设备健康数据库,实现故障预判准确率85%以上。
二、创新巡检管理模式,打造动态监控网络
建立"网格化+智慧化"双轨巡检体系:
三维巡检机制:实行"岗位自查+专业巡检+管理督查"三级联动,巡检工配备智能巡检终端,执行"一小时一报岗"制度,关键参数实时上传至调度中心,异常情况触发三级预警响应。
可视化监管平台:开发设备运行监测系统,集成设备状态、检修记录、备件库存等数据模块,实现"一台一档"电子化管理,设备故障响应时间缩短至20分钟内。
三、强化人才队伍建设,筑牢安全发展根基
实施"素质提升"三大工程:
技能认证体系:开展设备原理、故障诊断等专项培训12场次,组织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活动8次,培养"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38名,关键岗位持证率100%。
安全文化浸润:推行"手指口述"操作法,建立班前风险预控、班中动态监控、班后总结改进闭环机制,开展事故案例VR体验教学,职工安全行为自觉率同比提升35%。
标准化作业升级:编制《设备操作维护可视化手册》,将复杂工艺流程转化为3D动画教学课件,实现标准作业覆盖率100%。
四、构建应急保障体系,提升系统韧性
建立"平战结合"的应急管理体系:
备件智慧管理:实施ABC分类管理法,对5大类200余种备件建立动态库存模型,确保关键备件储备率高于行业标准15个百分点。
快速响应机制:组建设备抢修突击队,配备移动检修方舱,开展无脚本应急演练6次,故障抢修平均用时压缩至行业标准值的60%。
通过体系化运维管理创新,一季度原煤运输系统设备故障率同比下降42%,运输效率提升28%,为矿井稳产保供提供了坚实保障。机运工区将持续深化智慧矿山建设,探索5G+设备诊断等新技术应用,向着"无人值守、智能运维"的目标稳步迈进。